跨境电商综试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10月,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单“1210”业务开通,标志着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迎来高速发展之路。今年省两会期间,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也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一直是我省经济的突出短板,海东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西宁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相继获批是我省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建青海省委认为,我省跨境电子商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还存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规模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且发生实绩的企业数量少,线上转型的力度不够;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引进、培育力度有待加大,示范带动效应有待加强;配套服务未能有效衔接,缺乏专业化分工和运作,信用担保、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民建青海省委建议,应强化主体培育,结合我省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藏毯绒纺、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农牧业、文化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对接国内相关地区和跨境电商发达地区的重点企业,引导符合我省产业特点的国内外企业和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在综保区、综试区设立分支机构,承接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跨境电商重点项目。鼓励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业务,引导进入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发展,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发展壮大。此外,对西宁综保区、海东市综试区平台建设、相关项目等方面给予相应资金支持。
同时,优化监管方式,借鉴成熟经验,推进跨境电商政策落地执行,积极借鉴其他综试区在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等方面成熟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加快落地推广。积极探索创新,立足我省跨境电商业务开展情况,在通关便利化、税收管理、外汇监管和金融服务、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方式,激发市场活力,并拓展外向通道,完善口岸平台功能,谋划设立进口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监管场地,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空港物流,利用曹家堡机场综合交通优势,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航空物流企业。构建多元化物流体系,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利用海外仓开展业务,加大海外仓建设、租赁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支持力度。依托现有口岸、空港等资源开展多式联运,打造智能化跨境物流体系。
跨境电商贸易需要大量的IT技术资源和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支持,要进一步推进西宁、海东两市与阿里巴巴、京东等有实力的电商平台展开合作,就必须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积极引进跨境电商领域高端人才,强化人才服务。加强培育人才,建立西宁市、高校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鼓励在西宁市开办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或课程。对跨境电商企业、传统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分层次、多梯度的培训,强化业务知识学习。鼓励综合服务企业、专业机构、知名跨境电商平台等面向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各类业务培训。
此外,强化品牌培育,立足青海优势特色产业,针对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中藏药、藏毯等“专精特新”、符合跨境电商消费特性的产品,推动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跨境电商开展业务,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品牌国际化建设步伐和营销力度。